大数据的发展已经将整个网络连接进入了一个没有隐私的时代,你在网络上随时随刻的搜索和使用习惯都可能会被列入大数据的范围内,成为分析样本。自己的隐私被窥探,对自己的生活还是能产生不小的影响。要想不被影响,掌握一定的反侦察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1.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上提到某个熟人的名字时,不要@他的账号,可以直接输入账号或他的名字,这样你的好友们都清楚地知道你说的是谁,但机器和算法就没这么聪明了。
2.禁用Cookies。网站搜集用户数据主要利用cookies,这是计算机自带的一项功能,用于辨别用户的身份。
我们可对Cookie进行适当设置:打开"工具/Internet选项"中的"隐私"选项卡(注意该设置只在IE6.0中存在,其他版本IE可以单击"工 具/Internet选项" "安全"标签中的"自定义级别"按钮,进行简单调整),调整Cookie的安全级别。通常情况,可以调整到"中高"或者"高"的位置。多数的论坛站点需要 使用Cookie信息,如果你从来不去这些地方,可以将安全级调到"阻止所有Cookies";如果只是为了禁止个别网站的Cookie,可以单击"编 辑"按钮,将要屏蔽的网站添加到列表中。在"高级"按钮选项中,你可以对第一方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进行设置,第一方Cookie是你正在 浏览的网站的Cookie,第三方Cookie是非正在浏览的网站发给你的Cookie,通常要对第三方Cookie选择"拒绝"。你如果需要保存 Cookie,可以使用IE的"导入导出"功能,打开"文件/导入导出",按提示操作即可。
3.提高警惕使用搜索引擎,如果你在某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查询,接下来你会发现,在所有推荐广告位的位置会出现相当多的符合你近期搜索内容的广告信息。例如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在搜索引擎了中年女装后,我们发现在几乎所有的广告推荐位都出现了中年女性的服装广告,似乎电脑更人性化了,可是就在这有意无意中我们的信息已经被偷窥并作出了对应的分析内容。所以,如果你对此非常介意,而且你真的需要搜索这些信息,我们建议你尽量避免使用私人电脑,同时要注意在登陆搜索引擎时尽量避免使用自己的账号。
4.当你想在网络世界中与朋友们讨论热点新闻时,要学会使用链接,而不是直接摘录其中的文字。如果你不嫌麻烦,在每个字中间加上空格同样可以逃过“大数据”的地毯式搜索。
5.另一个逃避“大数据”鹰眼的方法是,用截图取代文字。虽然人类可以轻松地阅读图片中的文字,但对计算机来说,这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大难题。
6.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如果你在各类社交网站的用户名都一样,别人可以轻易地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你的所有账号,而对肩负着搜集“大数据”任务的计算机来说,找到这些账号就更加容易。你肯定不希望自己在相亲网站和视频网站的浏览和搜索记录被详细地分析吧?
7.即便你使用了不同的用户名,但如果注册不同的社交网络时使用了相同的电子信箱,一样会被“大数据”识别到,并将这个隐私透露给所有商家。
8.安装防止隐私泄露的软件很有必要。当你在网络中输入任何敏感词或数据时,它会及时警告你。“大数据”分析要利用电脑中的Cookies,像PrivacyMark和TrackerScan这样的网络安全工具,则可以让Cookies失效。
养成良好的反侦察习惯,躲避“大数据”鹰眼也并非难事儿,确保自己的信息安全,避免隐私被窥视。